投資總難免有風險存在 風險的種類很多 這裡提到一些較值得注意的幾類
最基本的為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會讓貨幣貶值 例如 今天100元可買一個便當 十年後可能需要135元(以每年3%推估) 所以如果買的定存利率或債券低於通膨利率 那就划不來
通膨指數 一般是根據(城市地區)民眾的消費來計算 以食衣住行 保健 育樂等按比例來計算 所以原物料 房地產 或股票 會較具有抗通膨的特性 但所謂抗通膨 不見得代表會獲利 有可能只是不貶值而已 另一種較簡單的是抗通膨債券 其有一定的利息 並且根據通膨指數調整利息 另一方面到期時也根據通膨率歸還本金
跟通膨相對的就是通貨緊縮 通縮會造成物品貶值 公司獲利減少 償債壓力增加
發行商風險 例如連動債 連動債本身產品的市場風險並不高 有些還是保本型的連動債 但如果發行商倒閉 這些產品在債權人的求償順位都相當低 所以到時可能都要不回來 例如雷曼兄弟發行的連動債就是最好的例子
利率風險 就是當利率變動時 對投資標的產生的影響 例如債券或債券基金在利率走高時會貶值 如果需提前在次級市場中賣出債券 其價格可能會低於原本購買的成本(或本金) 當然利率走升對股票也會有負面影響
信用風險 如果公司的信用評等被降低 一般即指償債能力變差 則其債券的價值會滑落 股票也會受到影響 當公司破產時 債主比股東有較高的優先權
流動性風險 一般就是指找不到或不容易找到買家或賣家 例如房地產 當你急需用到大筆資金時 並沒辦法馬上將房地產脫手 例如放空股票時 因為漲停板 無法找到相對的賣家來回補空單 一些避險基金或特殊的基金 常會要鎖一兩年的投資期 如果要提前贖回會需要支付高額的罰金
市場風險 可能因為景氣或特殊事件的發生 造成市場價值的波動(指較全面性的 並非針對一特定產業) 例如九一一 SARS 很多無法預期的事件 要等股票漲回事件發生前的水準 常需要等一段相當的時間
追蹤誤差風險 有些基金以某類指數的股票或債券為投資標的 但因為買賣價差或僅投資指數中較具代表性的標的 而會產生追蹤誤差 有時也因為操作技術與方法的問題會造成誤差 例如有些熊市基金或倍槓桿基金 利用期貨或選擇權或交換合約(swap)來產生其所需的槓桿或放空的效果 但可能因為換倉成本或融資券限制的影響而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8/07/2009
2/03/2009
投資心得分享
不切實際的目標
自從 1998 在 Oracle 上班時 因為領股票選擇權分紅的關係 就在 E*Trade 開了證券戶頭 那時是科技股正夯的時候 怎麼買 怎麼賺 還以為自己很行 也常跟同事討論一些選股的資訊 大家都想在股市撈一筆 想說能不能一年賺個 30%~40%
2000 年崩盤時 損失慘重 還好因為剛開始投資沒多久 損失有限 後來仔細想想 如果真的那麼好賺 那些創業家也不用那麼辛苦經營企業了 花錢雇幾個像巴菲特和鎖螺絲的人就好了
以打敗大盤為目標
後來想投資也是ㄧ們學問 總是得做些研究 更別說選擇權了 雖然有選擇權分紅 到底甚麼是選擇權都不懂 於是開始發憤研讀與投資和衍生性金融產品相關的書籍 之後發現要賺錢 先以能打敗大盤為首要目標 一般大盤指數多以 S&P 500 為標竿 另一些像 Russell 2000 或 Wilshire 5000 或 S&P 1500 都不錯
於是逐漸開發出以ETF為主 搭配賣 Covered Call 的操作方式 即所謂的 buywrite 方式 操作標的的選擇則須考慮 年報酬率 波動性(volatility) 還有選擇權交易的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
絕對報酬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即使能打敗 S&P 500 若投資報酬率是負的(賠錢) 那心裡也不好受 於是想如果大盤一年平均報酬率為10% 那投資報酬率的目標就先訂為一年10% 以每年至少能賺10%為主
基本上 ETF 的部位是不太會變動 Covered Call 的操作方式必須加以調整 因為選擇權的部位通常會買回近月的部位然後再賣出遠月的部位 所以『買進賣遠』的 calendar spread 變成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隨經濟指標適度調整絕對報酬目標
操作一陣子後發現其實要固定維持最少 10% 也不容易或太容易 有時景氣大好時 以這為目標又太保守 到時能多賺時沒多賺到 等景氣下滑 又無法達到應有的目標 於是投資策略就修正為以年報酬率 10% 為基準(或略高至12%) 再根據總體經濟的狀況來微調 也不強求一定要達到一年 10%
再配以適當的融資操作 根據景氣走向調整槓桿比例(leverage ratio) 當然融資操作是比較不利於 buywrite 於是改採 putwrite 的操作模式 但同時證券商的審核也要求較高 另一方面現金部位的管理也變成須注意的地方
以現金流為操作指標
經過前幾次的調整 操作起來是更能符合實際的需求 但所謂的『賺』通常是指以實現的獲利(realized gain) 但實際上的操作(選擇權避險)卻很難配合這定義 於是慢慢衍生出現金流(cash flow)的觀念 『賺』意味著正的現金流 有點像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經營一家公司
自從 1998 在 Oracle 上班時 因為領股票選擇權分紅的關係 就在 E*Trade 開了證券戶頭 那時是科技股正夯的時候 怎麼買 怎麼賺 還以為自己很行 也常跟同事討論一些選股的資訊 大家都想在股市撈一筆 想說能不能一年賺個 30%~40%
2000 年崩盤時 損失慘重 還好因為剛開始投資沒多久 損失有限 後來仔細想想 如果真的那麼好賺 那些創業家也不用那麼辛苦經營企業了 花錢雇幾個像巴菲特和鎖螺絲的人就好了
以打敗大盤為目標
後來想投資也是ㄧ們學問 總是得做些研究 更別說選擇權了 雖然有選擇權分紅 到底甚麼是選擇權都不懂 於是開始發憤研讀與投資和衍生性金融產品相關的書籍 之後發現要賺錢 先以能打敗大盤為首要目標 一般大盤指數多以 S&P 500 為標竿 另一些像 Russell 2000 或 Wilshire 5000 或 S&P 1500 都不錯
於是逐漸開發出以ETF為主 搭配賣 Covered Call 的操作方式 即所謂的 buywrite 方式 操作標的的選擇則須考慮 年報酬率 波動性(volatility) 還有選擇權交易的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
絕對報酬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即使能打敗 S&P 500 若投資報酬率是負的(賠錢) 那心裡也不好受 於是想如果大盤一年平均報酬率為10% 那投資報酬率的目標就先訂為一年10% 以每年至少能賺10%為主
基本上 ETF 的部位是不太會變動 Covered Call 的操作方式必須加以調整 因為選擇權的部位通常會買回近月的部位然後再賣出遠月的部位 所以『買進賣遠』的 calendar spread 變成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隨經濟指標適度調整絕對報酬目標
操作一陣子後發現其實要固定維持最少 10% 也不容易或太容易 有時景氣大好時 以這為目標又太保守 到時能多賺時沒多賺到 等景氣下滑 又無法達到應有的目標 於是投資策略就修正為以年報酬率 10% 為基準(或略高至12%) 再根據總體經濟的狀況來微調 也不強求一定要達到一年 10%
再配以適當的融資操作 根據景氣走向調整槓桿比例(leverage ratio) 當然融資操作是比較不利於 buywrite 於是改採 putwrite 的操作模式 但同時證券商的審核也要求較高 另一方面現金部位的管理也變成須注意的地方
以現金流為操作指標
經過前幾次的調整 操作起來是更能符合實際的需求 但所謂的『賺』通常是指以實現的獲利(realized gain) 但實際上的操作(選擇權避險)卻很難配合這定義 於是慢慢衍生出現金流(cash flow)的觀念 『賺』意味著正的現金流 有點像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經營一家公司
Subscribe to:
Posts
(
Atom
)